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工大人物>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邓玉:谦虚治学 儒雅待人

    日期:2012-12-15稿件来源:

    图文

    —— 专访体育部教授邓玉

    学生记者 王 珣/文

    邓玉,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2006年11月晋升为教授。邓玉是安徽省健美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安徽身健美操运动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毽球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成员,健美亚洲A级裁判,中国健美协会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健身指导员培训指导工作组副组长,全国健身场所星级评定审议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健身健美项目)鉴定考评员,政协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甘为孺子牛 俯首促桃李

    “邓老师有一种非常淡定洒脱的气质,那种气场能使人暂时忘记外边的喧哗浮躁,让人很安宁。”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2009-2班的邵立亚在谈到邓玉老师时这样说道。

    “其实现在很多学生不是很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很不好。作为一个理工类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工作的状态。”谈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邓玉的从容淡定中也会露出一丝的紧迫感,他在考虑怎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打下更牢的身体基础。

    “既然我们是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我们就有义务想办法让学生对身体锻炼重视起来。”邓玉说。

    希望同学可以重视锻炼和学生真的从思想上重视身体锻炼,毕竟是两码事。怎么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体育,自己主动锻炼呢?作为一名体育老师,邓玉也是费尽心思。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你的课要吸引人。”为了让自己的体育课更有意思,他就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比如,开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甚至很“赶时髦”的课程,比如瑜伽。

    据记者了解,现在全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开设瑜伽健身课程的还是屈指可数。这样,选择一些新的项目,学生对课程本身感兴趣了。

    “瑜伽对我来说还是挺新鲜的。以前我学过健美操和排球,开始选邓老师的瑜伽课就想丰富下大学生活。不过,上过这门课之后,觉得邓老师瑜伽课的课堂氛围很好,他不仅在教我们瑜伽的技巧,更在教我们一些保护身体的知识。我们的课还会有很多同学来旁听,这在体育课里是很少见的。”来自北方民族大学的交换生胡菲菲说。

    “学生选了课,如何让上课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有意思?”这又是个问题。

    邓玉在健身健美界有一定的地位。曾多次在健身健美类的国际赛事中担当裁判和担任全国职业健身指导员培训指导教师。在健美健身专业技术上邓玉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在教学工作上邓玉也很有一套。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邓玉会把一堂课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每个部分的侧重点,每个部分之间有互动时间。当然,中间也会穿插一些教学项目的发展状况、社会潮流、时尚和轶闻。“告诉学生一些课外的东西,首先他们有兴趣了,也开阔了眼界。这样对他们的思维发散也是有好处的。”邓玉说。

    有了好的内容,邓玉还不忘将自己的体育课系统化。他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及“站在学生身后”的教学形式,坚持一课一评,学练互助,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邓玉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体育锻炼和健身方法的探索,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能力的培养。

    这些教学形式,一点一滴都透露出邓玉对于教学的认真思考,如:一课一评,就是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他都会让同学们提问以及讨论,让同学们学会学习。

    课程结束后,他还会让同学写学习心得以及对老师的看法及建议。

    “在课堂上老师会向我们细致地讲解一些常用的锻炼方法,并强调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一般他都亲自示范,让我们更加直观地学习。偶尔让学生示范,大家一起讲评,甚至是挑毛病,这样就记得更牢了。”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2009-2班的刘晴同学说。

    无论是在健身瑜伽课上还是传统的健美健身课里,邓玉都很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给学生们轻松愉快的课堂。邓玉的教学方式也很特别,比如,在健美健身课的教学过程中,邓老师“固执”地表示:“只有当你每周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训练,并且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才会承认你是‘体育人口’(邓老师对达到了自己要求的同学的称呼)。” 第一周,学生接受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技术,接下来的两到三周里,邓玉便会引导他们按照身体运动的规律渐渐形成锻炼程序和习惯。

    “设想此刻你已经毕业了,受限于周围的环境,没法进行设备齐全的锻炼,在不能使用健身房器材的前提下,你怎么找到自己的锻炼方法和安排自己的锻炼活动?”这是邓玉上课时常常问学生的一句话。

    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日后的健身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 即便没有机会去健身房和专门场所锻炼,同学们仍能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达到健身的效果。

    而简单的锻炼,绝不仅仅是邓玉教育学生的目的。

    “我还开了一门选修课——健美课。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之后,除了在形体外观上的改变之外,健美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心态变得更加乐观。艰辛的训练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面对困难时永不屈服的进取精神。”邓玉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运动过程中锻造出的品格,其实更能体现体育精神和健康品质。”

    一路经行处 胸怀壮志情

    自1985年7月来我校体育部任教,邓玉从教已有二十余年,回首我校体育事业的辉煌往昔,邓玉的激情澎湃之情溢于言表。

    邓玉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为我校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前辈们也非常敬重,每每谈起学校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邓玉的脸上满是作为工大体育人的自豪与骄傲。

    据他介绍,我校从1947年开展体育工作以来,1958年,贺龙元帅曾以国家体委主任的身份,亲自授予我校印有“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光荣称号的锦旗;1987年我校体育部成立,后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省体教结合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校还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手球分会、篮球分会、自行车分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空手道分会副主席单位及“两操协会”省区秘书处单位,2011年再次获得安徽省“体教结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在运动队的建设上,我校现有篮球、手球两个高水平运动队,其中手球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男女手球队的运动竞技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并且曾多次赴香港、台湾等地参加比赛、交流。

    此外,我校的篮球、足球、空手道、田径、自行车、定向越野、攀岩、乒乓球、羽毛球、桥牌、健美操、啦啦操等代表队在省内外各种比赛中均有骄人战绩。

    “学校一直都有良好的体育传统, 我们现在也正积极努力去培养、凝聚工大的体育文化和工大人的体育精神。比如我们的手球选手很优秀,无论场上战况如何,那股拼劲,那种就算打不过,也绝不放弃的精神很让人感动。”邓玉说,“手球队至今已参加过全部27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从第十六届至二十届荣获五连冠,共14次举起冠军杯。”

    作为体育部的资深教师,除了圆满完成自己的教学课程,邓玉还需要思考很多。言语中,他透露出对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担忧。

    “从近年来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没有往年好,这样的状况也适用我们学校。”怎样增强学生的整体体质健康,邓玉时刻放在心上。

    提高学生体质,仅靠几节体育课肯定是不够的,这一点邓玉比谁都清楚。

    “学生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我组织与参与活动岂不是更好吗?”邓玉说。所以他也特别支持学校体育社团的工作。

    目前,学校与体育相关的社团有17个,通过这些体育社团能鼓励更多的同学获得锻炼的机会。

    发展学校体育,锻炼学生体质,要从细节着手,更要从宏观考虑。

    邓玉去北京大学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阳光体育展示交流活动,觉得北大的学生锻炼信息管理系统很实用,他就积极建议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学生体育运动管理系统改善。宣城校区是全新的办学运行模式,是实践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创新的难得契机,于是,邓玉积极配合宣城校区的办学理念,多次与宣城校区主管领导商讨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提升学生身体与健康素质水平的形式与渠道,提倡利用现代管理措施,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我们希望把宣城校区作为试点,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利用能够实现全天监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配合师资的投入,来实现对课外学分的合理配给和组织监管。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目前,宣城校区每天的七八节课都已基本上空出来,专门用于保证素质教育的进行。”邓玉已经把提高宣城校区学生体育锻炼效率的计划提上日程。

    源自理想的追逐 基于热爱的坚持

    由于先天优越的身体条件,再加上从事体育工作的舅舅的指导,从小,邓玉就是学校大小运动会里的体育明星,赛场上的呐喊声,欢呼声,观众充满着激情的眼神,都让他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

    跑道、专注的自己、观众的期待与呐喊,这些都成了他热爱的体育的一部分,他也因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追逐体育梦想的道路,也是这些经历,才有了今天的邓玉。

    带着梦想与激情,邓玉在上海体育学院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在那里,一群爱体育、爱运动的年轻人让自己的生命与体育一同绽放着光彩。

    “那时候我们不仅自己练的勤,也爱看比赛。记得‘排三联冠’那次,比赛刚结束,我们大家就一起走出学校狂欢,还与复旦、同济好几个学校的学生一起,游行到半夜庆祝女排的胜利。”邓玉说。

    练体育,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一次修钢笔的经历,让邓玉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触动。

    “修笔师傅一边修一边与我闲聊,听说我是上海体院的学生时,他惊讶地问了我一句话‘你们学体育的也要用到钢笔啊!’当时,我只是愣了一下,离开后却思考了很久。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体育人,我既然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我只能去改变自己。”邓玉说。

    在之后的学习中,邓玉注重的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训练,他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这些对于日后邓玉进行健身健美的研究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他今天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但当时国内有关健身健美的资料并不多,所以每每遇见好的资料,他都会仔细阅读,认真学习,并总结出一些自己的东西。为了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假期里邓玉还特意去当了兼职教练。邓玉相信,在健身健美的教学方面,最讲究的就是身体力行,决心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平台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要做就要做得领先一些,这些理念,在后来他做教练、做讲师、开专栏都可见一斑。

    除了积极地探索教育模式,他也在不断提高自身体育阅历,开阔自身的体育眼界,所有的一切只为更好地教育学生。

    2008年,邓玉作为中国国家队唯一一名随队裁判执行了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健美健身锦标赛裁判工作;2010年,再次作为健身健美项目唯一选调的中国裁判员参加在阿曼举办的亚洲第二届沙滩运动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工作;他担任过奥运火炬传递的主讲教师,为安徽区培训了将近600人次的奥运火炬手;他也曾经担任过体育界知名杂志《健与美》的专栏作者,并且曾经创下同时开五个专栏的纪录。

    这些宝贵的经历在不断更新邓玉的知识储备的同时,也成为他上课的素材,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加专业的信息,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我的这些专业经历最终的目的就是反哺教学,”在邓玉老师看来,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在学术和专业方面自己不能落后社会和前沿太多。

    他好似一盏明灯,照亮前方的路,也坚定了一路向前的决心与勇气。邓玉老师一直潜心学习,不断更新自己,并且他也一直保持着谦虚、勤恳的态度。他就是这样一位儒雅的体育人。

    (原文摘自2012年11月20日《合肥工大报》第612期)

    编辑:李宗飞

    (学生记者 王 珣/文)

    分享到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