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人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工大人物> 正文

推荐新闻
    本月热门
    桂长林:存壮心敢为人先 入古稀为霞满天

    日期:2012-04-05稿件来源:

    图文

    存壮心敢为人先 入古稀为霞满天

    ——桂长林教授的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尹兴国/文 刘治国 李 力/摄

    他是一个外表不起眼的老者,骨子里却浸着旺盛的创新精神;他是一个态度很随和的学者,谈吐间却透出严谨的治学品质;他是一个身体很单薄的长者,行为中却勃发着可贾的开路勇气……

    他,就是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博士生导师桂长林教授。

    实践教学相融通

    1955年从我校矿山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桂长林留校担任助教,带领学生实习,走南闯北,最远到过黑龙江鸡西市。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缺少企业一线的经验,学难以致用,教不能知困。1956年,他坚持要求去企业,到沈阳重型机器厂设计处从事重型机械产品设计和结构强度研究工作。

    厂里从国外引进的1万吨模锻水压机活动横梁多处开裂,桂长林主动请缨,主持进行结构强度应力分析,工厂根据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修复,该设备很快就恢复正常生产。之后,他又对我国自行设计的3万吨模锻水压机上横梁新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帮助该设备设计师根据研究报告修改了原设计;实测了3500 吨挤压水压机挤出力,为自行设计12500 吨挤压机提供了设计基础数据……

    无论是机械产品设计还是结构强度研究工作,他都很勤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有一个困惑却与日俱增:为什么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在设计中不能很好运用,总是缺乏独创性?并且,很多高校的毕业生都有这样的困惑。

    因为工作出色,桂长林被厂里选派去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数学专业进修。通过进修,他觉得力学和数学的基础远比很多具体的技能重要,大学生到企业有困惑,理论知识不够是主要原因,根源在于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当时高等教育机械类专业借鉴苏联的做法,都是按照工厂的车间和产品的社会分类来设置的,很细很具体,培养的学生既掌握生产工艺,也能做生产设计,但也因为强调对口,学生缺乏吸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成果的理论基础,进行开发设计、机能设计以及外形设计的能力受到限制,后劲不足,而且一旦没有找准自己对口的工种和位置,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采用综合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设计能力,改变过多过细强调单一行业的机器设备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的做法,培养宽口径的人才。

    1964年,桂长林回校,在机械原理与零件教研室任教。重返讲台,之前的思考有了付诸实践的可能。桂长林不惮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创设一个新专业,这不是简单的事情,加之学校培养的机械类学生很好分配,所以,也还有些阻力。他认真研究了机械技术的发展史及其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向和当时工业发达国家高等工业教育的状况,把教学改革当作科研来做:“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设计人才,这对提高我国机械工业水平的意义,并不比写1篇学术论文或编1本书小。”同时,他先后撰写了《产品设计和大学教育》、《产品设计与专业设置》、《设置机械设计专业的建议》等文章,对高等学校机械类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一边准备,一边寻找一切机会向学校领导、相关部门陈述自己的想法,最终桂长林获得了时任副校长的蔡秉久和教务处等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但事情还是受“文革”影响拖延了下来。“这样也好,”他说,“可以厚积薄发,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些。”

    1977年,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用“机械设计师训班”的名义开始招生。于是,桂长林忙了起来,招生、选教师……

    课程设置是重中之重,也充分体现了桂长林的教改思想。在教学计划中增加数学、力学、外语等课程比重,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吸收科技成果的工具;适应机械工业发展和机电一体化趋势的要求,增设了弹塑性理论、有限元等课程;开设了机械产品经济分析和机器外观设计等课程,以提高设计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机械设计专业的创办在机械行业、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高校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国家教委都专门派人来我校了解情况,认为此举为机械设备类专业改造提供了一种模式;时任西安交大校长的陈吾愚也曾在桂长林去西安开学术会议之机上门交流,赞同他的举措;1978年5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召开的所属院校专业设置座谈会上,合肥工业大学关于这个专业的情况介绍引起了代表很大的兴趣,与会代表都表示赞同,有的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安徽日报》l980年10月16日和《光明日报》1980年10月28日都对桂长林的事迹予以了报道。

    三十多年过去了,桂长林回顾那段历程,如数家珍,只是其中的坎坷、困难都被有意无意地淡忘了。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虽然并未如“师训班”试办之初的意愿,很多都出国了,留在学校的只有少数几个,但事业都做得风生水起。现在,机械设计专业不断应社会需求而变化,原貌已改,但“敢问路在何方”的创新精神却沉淀了下来,人才辈出。

    白手起家争朝夕

    1981年,桂长林受命组建摩擦学研究所。他放下手头的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始了我校摩擦学研究所的创办。

    当时,摩擦学研究所除了一纸批文,什么都没有。“真正的白手起家,所以要只争朝夕。”桂长林笑着回忆,“一切从零开始,正好可以按愿景构建。那段时间,梦中都是研究所的‘蓝图’。”

    选址、购置设备、招人乃至制定研究所的规章制度等等……桂长林紧张而耐心地描画着这幅“蓝图”。其中的辛苦可以想象,但他轻描淡写地带过:“由于校领导关心、各方面大力支持,很多事情还是很顺利的,其实也没有觉得很苦,倒是看着研究所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逐步成形,心中更多的是甘甜。”

    经过半年多的筹建,研究所的研究机构与队伍开始运行了。“软硬件条件都还很不成熟,但时不我待,先干起来再说吧。”桂长林带着同事和研究生踏上了征途。

    桂长林全身心投入研究所的工作,只是很多琐屑事情让他感觉分身乏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研究所也有许多类似的问题,”他说,“有时会心烦,但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没有这些问题好像也是不对的,这样想着,就没有怨言了,做就是了。”

    很多人为桂长林的高效鼓掌,但他们不知道,桂长林真正的苦恼才开始。行百里者半九十,他总觉得,研究所的“蓝图”还需要浓墨重彩,那就是,把研究所办成全国有影响的摩擦学研究所。

    “研究所的重点无疑是研究,行下春风望夏雨!”在同事的配合下,桂长林指导研究生对摩擦磨损试验机、中小型汽轮机轴承、齿轮胶合等开展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与相关部门、单位合作,全面研究了内燃机三大摩擦副组(活塞、轴承及配气机构)的摩擦学特性,建设了“润滑脂数据库”和“润滑油数据库”;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清华大学学报》、《Lubrication Science》等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10个,主持起草了2项国家标准;指导研究生张向军应用与拓展智能设计原理研究内燃机摩擦学设计方法,在国际摩擦学与界面工程系列丛书中出版专著《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Tribological Design in Engines》(《内燃机摩擦学设计的智能设计系统》)……

    由于桂长林在机械设计工程产品类专业改造和摩擦学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上的成就,2001年,他入编了《中国专家大辞典》。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持之以恒,研究所以内燃机摩擦学设计研究的系列成果为特色,开创、凝炼了摩擦学研究方向,建立了我校在全国摩擦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

    “摩擦学研究所的家业很多都是桂老师积攒下来的,”研究所的同事们说,“虽然桂老师已经退休,年事已高,但他还经常来指导工作,我们遇到问题还经常要请教他,他几乎有求必应,这让我们既感动又受鼓舞。最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精神财富,那就是,创新再创新!”

    桑榆未晚踏歌行

    2007年,桂长林退休了。

    本来,退休就是退而后休息,长期过多精力投入工作,桂长林也曾觉得对家里有些“愧疚”,退休后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为这个家做一点什么,这多少是一点补偿。实际上,家里的人早已习惯不依赖他了,并且也了解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显然,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过古稀。

    几乎没有经过调整,桂长林就开始了退休生活。除了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后为特邀咨询专家)等兼职,他还有很多“计划”。早在2003年,他在《经济日报》上撰文《从大科学家的成功之路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分析概述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诺贝尔)科学素养出发,总结了创新的三要素:知识、思维和作风。这个文章引起了反响,但因为其它工作的耽搁,还没有来及完善文章提出的创新思想。现在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桂长林从丰富充实开始,选取了41位世界著名科学家,逐一介绍,就是要佐证一个观点:原创性成果的产生需要坚实广博的知识、卓越大胆的思维和踏实坚韧的作风。他把这一阶段的成果编辑成一本书《对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做出开拓性研究成果的著名科学家》,已经由我校出版社出版,徐枞巍校长亲为作序:“桂先生……所奉献的这部厚重的大书,不仅体现了他的治学精神,更寄托着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热切期望。”

    接着,《中国科技成就》又已经交稿。本书体例稍作变化,以时代为经,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以科学门类为纬,从天文历法到中医药、工程工艺……系统地概述了我国古今的科技成就,卷帙浩瀚。

    接下来是站到理论高度的《创新人才学》,书稿已在讨论中。桂长林希望通过这三本书对自己关于创新人才要素的概括做全面、深刻的诠释。

    再接下来呢?《内燃机摩擦学》已在组稿……

    我们不知道老教授的路会延续到哪里,也不清楚他还会给我们多少惊叹,但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绚丽的晚景——夕阳正红。

    来源:(《合肥工大报》第589期)

    分享到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