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个人简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4年7月–1997年6月,安徽工学院基础部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曾任化学实验室主任、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部科研秘书;
1997年7月–2012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曾任化工学院教学秘书、应用化学系主任;
2012年7月–2018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工作,任教授、化工与食品加工系主任。
2018年7月–现在,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任教授、宣城校区党委委员,兼宣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曾任能源化工系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硕士生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型);材料与化工(专业型)。
博士生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
目前的研究方向: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非水溶液电化学。
主讲本科生课程:普通化学,工科化学,化学与社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铸型材料化学,汽车发动机燃料与润滑油,道路建筑材料。
主讲研究生课程:非金属材料。
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
(1)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量子点太阳电池,新型绿色廉价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的材料制备、结构设计与组装方法;
(2)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离子液体的绿色清洁合成,非水溶液和离子液体介质中的超微电极电化学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及完成的主要项目:
(1)***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太阳电池器件与工艺,子项目负责人,2019.12-2024.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固态铅基硫族化合物薄膜敏化TiO2纳米棒阵列太阳电池的制备与光伏性能关系的研究(51972091),项目负责人,2020.1-2023.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钙钛矿太阳电池致密层和吸收层的制备与光伏性能关系的研究(51472071),项目负责人,2015.1-2018.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素异价SnS2/SnS异质结的近空间升华法制备及其对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51272061),项目负责人,2013.1-2016.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u2ZnSnS4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与光伏性能关系的研究(51072043),项目负责人,2011.1-2013.12;
(6)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高效低成本新型薄膜光伏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2011CBA00700),子项目负责人,2011.1-2015.8;
(7)其它科研项目:安徽省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2010AKND0794)、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0A266),等等;
(8)教研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08141670),应用化学本科新专业建设项目,工科化学校级精品课程,等等。
获奖及专利情况
获奖:
(1)可再生胺脱硫剂开发与工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
(2)安徽省优秀教师(2014年);
(3)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省级特等奖);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省级一等奖)。
专利: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有:铜锌锡硫四元化合物及其构成的薄膜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ZL 201010108919.4),一种Cu2ZnSnS4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ZL 200910251706.4),一种锡硫化物薄膜太阳电池(ZL 200810156817.2),异核金属酞菁钴锌/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ZL 200910116031.2),双核/三核酞菁钴羧酸盐氧化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ZL 200910116643.1),可再生的烟气脱硫剂及制备方法(ZL 200910117195.7)。
著作论文(代表作)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lectrochimica Acta,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Nanoscal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物理化学学报,化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有关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论文七十余篇。
(2)主编的教材:《大学化学》(非化学化工类,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2005年安徽省规划教材,2006年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七届优秀教材二等奖),《大学化学实验》(非化学化工类,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